快速导航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40年 “健康中国”铺就“人民幸福路”

40年,岁月如歌。
中国的跨越发展,造就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从1978年到2018年,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回首我国在各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巨变,可以称得上独树一帜。
从早期群众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从背着药箱穿街走巷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院专家远程问诊;从条件简陋的乡村诊所到现代化的“超级医院”……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改革大踏步迈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党和政府施政的优先选项之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家门口就医:15分钟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天刚蒙蒙亮,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医护工作者们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在刚刚投用的智能化病房大楼内,见不到拥挤排队的人群,一切挂号、建档、交费等服务均可提前通过手机或者在自助服务机上完成。身穿红色马甲的“宝安天使志愿者”马不停蹄在大厅穿梭,及时妥善地为孕产妇及家属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这是中国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四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更是让人不由赞叹——“中国速度”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回顾40年前,老百姓往往还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也很常见。
1985年,被称为我国的“医改元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这标志着我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在这一轮医改政策的推动下,当时的医疗机构数量、先进医疗设备保有量等指标大幅增长。到80年代末,城乡居民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一系列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医疗系统全面开花,诸如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等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就医选择。
2009年4月,中国启动新一轮医改,旨在探索一条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间道路。4月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一场惠及全民的新医改拉开序幕。同年8月,《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出台,意味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工作正式启动。接连启动的改革举措,落实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从2010年起,1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始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13年,全国311个县(市)也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机制等方面改革。各地通过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等措施,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服务质量。
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指出,经过努力,2015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0年提高了1.51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5.29%下降到29.27%,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升。
实践证明,深化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获得感不断增强,深化医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5亿
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全民医保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更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
2017年3月,36岁的李花(化名)被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复发),随后的药敏结果显示,她患上了耐多药肺结核病。在经过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后,李花在杭州红会医院门诊继续服药治疗。整个疗程李花共花费相关费用83024元,其中,医保报销35258元、民政救助9839元、财政补助30340元、当地政府补助交通、营养费1000元。患者仅承担了6587元医疗费用,大大降低了医疗负担。
“我庆幸遇到了一个好时代。”李花感慨地说,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疾病,得了这个病以后,如果没有当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不断鼓励,以及医保报销和政府发的救助补贴,在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双重重压下,我根本没有勇气活下去。
40年来,中国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始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3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仅有30元。2016年,中国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进行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420元,2017年提高到450元。2003年底,参加新农合人口为0.8亿人;2008年,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等三项基本医保制度覆盖率为87%。
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达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对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惊人成就。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体系也得以不断改革和完善。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中国建立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10.5亿人,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启动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已累计救助近70万人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紧密衔接,构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民医保体系。
此外,开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少垫资。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超过200个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100个以上。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从2016年的43%下降到2017年的19%。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累计救治食管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等大病的患者47.6万人次,救治率达到85.6%。
中国的医保制度同样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2017年10月,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文章称,中国医疗保险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其制度创新将为其他相似发展情况的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医疗卫生机构:100万个
医疗质量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三
67岁的老丁在海岛生活了一辈子,小岛百姓“就医难”的问题让他记忆犹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岛上的百姓没什么大病几乎不出岛,有点病痛也是能忍就忍,有不少人还因此延误了治病的时机,将小病拖成大病。老百姓得了病大多自己想办法用土方子治疗,遇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去找‘赤脚医生’。”
4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0万个。而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仅为17万个。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民营医院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共有医院3.2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109个,民营医院20011个。
此外,2017年,全国卫生人员总计117.5万人,比1978年增长49.1%。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长2.65倍,其他技术人员增长18.8倍,工勤技能人员1.59倍。医院人员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8%,中专毕业者占20.9%。注册护士超过3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提高到2.74,医护比提高到1∶1.1,扭转了医护比倒置的局面。2018年1至9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达26.3亿,其中公立医院22.4亿人次,民营医院3.8亿人次。
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逐渐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大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与县、乡、村三级医生共同为基层患者在线会诊。确诊病情,做到小病不出村;逐级转诊,实现大病不出县;遇到疑难危重症,再由市级医院解决。大医院专家线上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病人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合作会诊不仅有利于基层医疗发展,还实现了病人、医生、服务“三个下沉”,让医疗“触屏可及”,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指出,研究显示,自1990年至2015年25年间,我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指数由49.5提升至74.2(全球平均53.7,美国为81.3),排名从第110位提高到第60位,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同时,我国国内区域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差距由1990年的6.7缩小到2015年的1.2(2015年全球区域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差距为20.1)。
人均预期寿命:76.7岁
大健康理念上升到国家高度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如今,运动健身已经逐渐变成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增强体质、追求健康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只要是外出选择住宿,我都会先看看酒店是否配备健身房和游泳池。”一位网友康先生表示,其实不只我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也都一样。即使在冬天,晚上吃完饭也会下楼走走。”
近年来,健身已经被很多人视为时尚。随之而来的是,完善的公共体育馆、方便的社区活动站、小区或者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以及遍地开花的健身房。运动项目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项目,还有瑜伽、搏击、滑雪、攀岩、冲浪,以及最具“中国特色”的广场舞等——经济的发展从全方位助推了中国人的健康理念。
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增长到2017年的76.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也对新时期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为了顺应13亿多人民的期盼,党中央将对全民健康的关注和重视融入了国家战略——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公布,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即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再次明确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健康观的核心要义,还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观的地位与意义,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健康不仅仅是治病,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等。”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表示,在党中央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亿万人民将能在更好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服务中享有健康。
在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增多、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方向也开始由治疗疾病为主加快转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健康支持,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相关健康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认为,在公共健康服务层面,政府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健康服务以及健康管理带来的成效。在个性化需求层面,社会力量要广泛参与、主动作为,围绕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和产品,满足群众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时光荏苒,弹指40载,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尤其是近年来,医疗卫生工作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执业环境,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全国人民群众铺就了一条稳健可靠的健康之路。

文章来源:人民健康网

 

Copyright © 2022 www.kyjk36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