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中国“智”造 患者福音国产手术机器人有多“快、准、稳”?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投入于医疗设备的应用种,助力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实现对患者的自动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发布,我国也已逐步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国产手术机器人借助技术创新和本土优势破局生长,不仅打破了进口设备的长期垄断,更是史无前例地赢得了国际瞩目。

  四只手一起剥一颗生鹌鹑蛋,这个神奇的场景你能想象吗?

  在服贸会成就展中,就有这样一位“蛋膜上的舞者”以其堪称艺术性的精密操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台名为“术锐”的腹腔镜单孔手术机器人正由远端的工作人员操控,伸出四只灵活的蛇形手术臂,在一个开口狭小的圆形容器内剥离蛋壳。剥完后,薄如蝉翼的蛋膜竟完好无损。

  这个场景模拟的是医生操控机器人四只灵巧的“手”,在一个2.5厘米的皮肤创口内进行各项腹腔手术操作。如今国产手术机器人能有多“稳”呢?这位“蛋膜上的舞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只通过一个皮肤创口,实现0.07到0.1毫米精度的操作,如此方能保护重要血管、组织,以最少的创口完成手术。

  在服贸会现场,当人们近距离看到手术机器人的四只“手”,连接着一个内窥镜和三个手术器械灵活转动时,无不连连惊叹!3D内窥镜就像眼镜蛇一样,进入人体后把病人腹腔各个方向的情况实时传送到医生主控台,而三个手术器械可以根据不同手术来装置匹配,目前共有组织抓钳等七种手术器械可供选择。

  工作人员在现场换用器械,模拟手术“缝针”操作,将一个破损的鹌鹑蛋膜缝合完好,使蛋液不再流出。据了解,现阶段“术锐”手术机器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在北京协和医院通过了妇科注册临床试验。此外,它还完成过肿瘤切除术、外肾部分切除术等多个国内外创新术式,不久前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不仅如此,这台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作为在第118届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上唯一亮相的中国手术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了来自北美、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百余位泌尿外科医生前来排队体验。术锐机器人的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全球机器人协会主席Dr.Vipul Patel更是带领团队成员亲临术锐展台。他对于术锐机器人操作的灵活性、蛇形手术臂活动范围的广阔性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术锐机器人综合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达芬奇”

  当人们一谈及手术机器人,必然绕不过美国“达芬奇”。作为目前全球应用广泛、最具代表性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集成了三维高清视野、可转腕手术器械和直觉式动作控制三大特性,将外科医生手部动作的颤抖等自动滤除并转换成更精准的动作,其弯曲及旋转程度远超人手极限,让机器人辅助手术变成了现实。

  达芬奇之于腔镜手术机器人,就如同iPhone的横空出世之于智能手机般的存在。根据复星国际证券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在中国使用的189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中,达芬奇系统占有100%的份额,一度强势垄断整个行业。

  而达芬奇的强势垄断对于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而言,挑战中暗藏机遇。随着政府推动医疗行业国产化,中国公司正在开发本土手术机器人,以试图挑战美国达芬奇系统的市场主导地位。

  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即“国产版本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产品可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这也就意味着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即将与公众见面。由此,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也由达芬奇一家独大,逐渐走向群雄并起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宣布其子公司的“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获药监局批准上市,这也意味着又一个“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落地应用。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

  在今年上交会上大放异彩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这台首款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目前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累计完成近1000例临床手术,覆盖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等多科室的常规及高难度手术,并已完成了众多高难度手术的国产首例突破。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2023全球机器人外科学会(SRS)上,作为国产手术机器人代表,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旗下图迈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亮相现场,其领先的5G远程手术能力及成就,让与会的各国专家赞叹不已。“没想到中国机器人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达到如此高度,这是此次大会上最耀眼的一个突破。”会议期间,众多国外临床专家体验图迈手术机器人,并表示期望到上海浦东了解最新的手术机器人技术,探讨相应合作,促进技术贸易交流。

  据了解,图迈能够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优势,它超越了人眼的极限,能够把肉眼可见的画面以三维立体的效果放大数倍。而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成功上市,则代表着国产机器人已经具备帮助患者解决复杂手术的技术和能力,可见硬科技,才是国产自研“镇馆之宝”的底气所在。

  然而为何一家成立仅8年的中国公司能创造如此众多成就,研发出比肩乃至超越国际同行的产品和技术?这不可思议之处在微创机器人总裁何超博士看来是“环境使然”,微创机器人只能跨界招人慢慢培养,从底层技术开始钻研。尽管“挫败感”始终贯穿着研发阶段的最初几年,但当光学、运动、算法、机械、电子等各个子项目都攻克以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从整个控制算法、视觉成像到影像导航,所有芯片以上的系统都是我们自己搭建的,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医生的临床痛点和需求定义它的架构,去定义我们的产品和功能。”

  何超博士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与突破之路》的演讲中提到,微创机器人非常重视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布局了40余家临床应用和培训中心,开展大规模手术机器人医生培训,助力国产机器人走向更顶级的市场、服务最高端的客户。

  如今,微创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000件,还先后获得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颁发的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奖)”等奖项。

  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借助着技术创新和本土优势破局生长,并且在5G网络、价格和政策方面均有多重优势,从而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的目标。

  今年6月,从上海市胸科医院到新疆喀什二院,一台通过5G技术引导,跨越5000公里时空的国产机器人辅助胸部手术正在进行……“操作流畅、平稳!”肿瘤科常务副主任罗清泉教授在上海的主控端,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跨越沪疆两地的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动物实验。

  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标志着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技术,能够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扩大手术地区的应用,“延伸”到千里之外,让更多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超远距离动物实验的成功,验证了超长距离(5000公里)机器人机械臂操控过程顺畅、手术视野3D影像清晰、操控信号的传输连续不中断、术中语音沟通清楚、应急预案满足手术的要求,体现了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远程机器人辅助胸外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又一有力的实践证据。

  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的赋能不断深化拓展,让人们对未来医疗产生更多期待与遐想。当然,人工智能在医疗场景的开拓远不止这些,还包括着辅助决策、药物挖掘、健康管理、患者智慧服务、等不同领域,如今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市场上突破了海外产品的长期垄断,更能在海外大放异彩,加之5G技术的支持,远程手术的实现,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我们正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在医疗领域走向世界,为患者带来福音。

Copyright © 2022 www.kyjk36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