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世界与中国人口展望数据发布暨低生育率应对研讨会”召开

2022年7月12日,值第33个世界人口日之际,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与中国人口展望数据发布暨低生育率应对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联合国人口司、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协办,中国人口学会提供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联合国人口基金政策与战略司司长Arthur Erken做开幕式致辞。于学军表示,联合国人口司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WPP2022)报告,对全球和中国人口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研判,这对认识人口形势新变化,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刘振民指出,联合国人口司开展的世界人口预测数据越来越多被各个国家、学界和民间社会组织采用,及时和准确地预测人口趋势是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后期开展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Arthur Erken表示,目前,联合国人口基金聚焦“人口弹性”,其目的旨在加强各国制定人口和社会政策和方案的能力,以应对人口结构与规模发生的变化,从而加快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共筑繁荣未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会议第一议题为“世界与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鸿雁副主任主持。联合国人口司司长John Wilmoth博士报告了最新版《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主要发现与方法创新。由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利用科学预测模型与方法,描绘了1950年至2020年世界人口变动趋势与发展规律,同时对当前至210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报告显示:从现在起至2050年,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增长将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贡献超过一半的全球新增人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劳动力年龄人口(25-64 岁)的比重将增加。这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会带来一段有限的加快人均经济快速增长的机会,即“人口红利”。要最大化利用这一年龄分布带来的优势,相关国家应该大力投资于人力资本,通过保证各年龄的人口享受健康照顾和优质教育,促进生产性就业和有尊严的工作。该报告传递的重要信息对于统筹协调分配社会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向性意义,得到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张许颖副主任以“14亿人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为题对中国人口变动趋势进行介绍。基于中长期预测结果,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主要呈现14亿人口零增长、出生人口进入1000万平台期、劳动年龄人口9亿以上且素质不断提升、老年人口突破4亿规模、高龄人口规模翻番、社会总抚养比快速上升、超过10亿人居住在城镇地区等七大趋势。基于人口未来发展新趋势,我国需积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不断挖掘人力资本新红利、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促进老龄健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崔红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Terry Hull做专家点评。联合国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问题,预计在今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预计将超过80亿。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庆祝的重大事件,同时也给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预测和理解这些人口变化规律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意义重大。

会议第二议题为“全球与中国的低生育率应对”,由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表康嘉婷博士主持。华盛顿大学教授Christopher Murray、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Peter McDonald、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蕾、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汤梦君、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讲师Victoria Boydell围绕中国和全球的低生育水平现状、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与政策应对等问题开展讨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Terry Hull、日本国立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亚洲人口学会会长Reiko Hayashi、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专员杜希学进行会议点评。面对低生育这一全球人口结构性的转变,各国需要互学互鉴、探索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释放生育潜能,从而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对会议的务实、高效、兼具学术性与政策性的特点予以高度评价,并表示在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人口长期发展变化趋势对重塑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是未来全球治理不可忽视的因素。准确预测并深刻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将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Copyright © 2022 www.kyjk36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422号